下厨房创始人王旭升:一个菜谱网站如何社区化?
在传统的菜谱网站里,用户的使用流程是查询菜谱→阅读菜谱→离开网站。但下厨房加入了上传作品这一环节,即用户可以上传自己阅读菜谱后的学习作品,这样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自然就会产生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上传作品的用户将这一信息同步到社交网络,又会吸引新的用户来下厨房学做菜。作品成为驱动社区的关键。作品就是有多少人做过这道菜。有12万用户在下厨房上传过自己的作品,平均每个菜谱下面有7个作品,这点我们在所有菜谱类应用里遥遥领先。在我们的定义里,菜谱类应用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作品,就像大众点评最核心的价值是用户的评价。作品能够让用户知道当前哪个菜谱是最热门的,其他人做这道菜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能帮助我们计算现在流行吃什么,提高我们帮助用户发现内容的效率和质量。这比人工编辑的效率要高得多。
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们的内容体系里来,这是我们产品设计的核心。在我看来,社区化的关键,就是要让人感觉是平等的。
首先,我们让生产的门槛变低。写一个菜谱是非常繁琐的事情。做饭还算容易,但你同时又要是个摄影达人,还要写文字步骤。我们就要努力简化创作菜谱的流程。
学习菜谱的用户是大多数,我们会刻意引导他们上传自己的作品。第一要让用户认知到作品是可以上传的。第二是后续,上传作品之后马上有人和你打招呼,这样就会有成就感。
以前,我们把学习作品按照点赞数进行排序,但是用户看到别人做的很好,往往就不好意思上传自己的作品了。之后我们调整为按照上传时间排序,用户看到几小时前有人做过这道菜,说明这道菜很热门。这道菜的菜谱图片非常好看,但是最新的学习作品可能很一般,这样用户就有信心上传自己的作品了。如此调整后,作品数得到了小幅提升。
其次,我们让互动的门槛变低。我们设计了几个路径,人和人之间有关注关系,还有互相赞美。给厨友点赞很容易,厨友互动让用户有信心上传自己的作品。反馈的生态让菜谱的生产者愉悦。我写一个方子,很多人照着做,就很有成就感。社区里还会产生一些圈子,他们本来互不相识分散在全国各地,因为美食爱好聚在一起,他们会集体换头像,或互相寄礼物,很多热门菜谱都是由这些小圈子引爆的。
我们最近的改版就凸显了从工具到社区的转变。之前,下厨房的首页都是围绕着对内容的发现。现在,我们把人暴露出来了,所有功能都围绕着展示人。 添加厨友,关注的厨友,特别是每个菜谱都强调了作者。人可以让内容有标签感。就像大家逛街时只会去自己喜欢的店,人就是菜谱的品牌,可以解决选择障碍,帮用户最快做出选择。
但工具化和社区化有时是矛盾的,比如我们的搜索功能。搜索是用户使用下厨房的典型路径。过去两年,我们在解决搜索上用的力气最大。我们定义的搜索不光是主动搜索,还有首页推荐。下厨房首页推荐的内容是算法实现的,由之前几天的热门搜索和去年同时段的热门搜索共同影响。
我们已经有十几万菜谱,如何帮助用户最快发现想要的内容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搜索列表没有完全按照热门程度排序,在搜索列表里,有一个位置是留给新菜谱的。新菜谱刚进到社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和社会化数据。我们编辑就像政府一样,给予一定资源,让好奇的人看到。一般我们会先给5000次曝光。高质量的菜谱是不需要编辑干预的,编辑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帮助新菜谱。
出于社区因素扶持新作者,就会影响搜索命中率。如果完全按热门程度排序,首屏命中率肯定高。但这样就会形成马太效应,热门的菜谱越来越热,缺乏信息滚动。新用户会觉得看到的菜谱都很经典,但老用户就会觉得总是这些,没个新鲜的。个性化、精准化是内容分发都想解决的问题,我们也还在不断调整。
不少用户希望我们的搜索可以有排序功能。排序本身可能不复杂。但用户觉得搜索需要排序,翻译到我们逻辑里,就是我们现在的排序不够精准。如果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搜索结果,都是自己喜欢的,就不需要操作感很强的排序。用户需要的是到达内容,而不是控制排序。
在精准化方面,下厨房北上广的首页推荐内容是不同的,但还没做到单品搜索里。北上广三地对食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做到单品搜索里,可能就需要挖掘更多的信息。在优化细节上,我们不想让用户在选择上产生困惑。用户最终的目的是找到他想要的菜。我们希望做很多事情,但用户用起来仍然非常简洁。
社区化很容易顾此失彼。用户找内容,用户生产内容,中间的分发,都是我们要一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