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势力抢二维码支付蛋糕 银联方案准备完毕
今年世界杯期间,相信不少人都感觉到,身边购买足彩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看世界杯不买几次足彩就彻底落伍了,这其实是移动支付对人们娱乐方式的改变。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取代传统支付是大势所趋,而围绕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各方阵营所展开的博弈也暗流涌动。名词解释二维码支付
如今,二维码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在超市、便利店等场所出售的每件商品上,都贴有二维码,此外,二维码也被广泛地运用在了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网络等载体上。
在二维码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二维码支付便成为了一种可能,其原理是:商家将账号、商品价格等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支付结算。
在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三个多月后,银联一边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起,配合央行、支付清算中心等部门商讨、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另一边也开始布局二维码支付。
晨报记者昨日获悉,经过前期的技术研发,银联模式的二维码支付系统已经开发完成,目前正在与银行商讨合作推广事宜。
银联推二维码方案
今年3月,央行下发文件,暂停了支付宝、腾讯(124.8, 0.10, 0.08%, 实时行情)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暂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据文件表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
而此番银联则自行研发了一套新的二维码支付系统方案,这套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线上和橱窗(网络店铺中重点宣传或者吸引顾客的商品位置)扫码支付,二是线下扫码支付,后者依附于银联原有的线下收单布局体系,以扫码代替刷卡环节。在应用场景上,银联的线下二维码支付与支付宝、财付通的扫码流程正好相反,即消费者移动终端生成银行卡信息的二维码,商家进行扫码后完成资金信息传递并支付。
理论上安全性更高
这个二维码反映的银行卡信息跟IC卡技术原理类似,是一种虚拟加密信息,而不是等同于银行卡所有信息;扫码后系统只能读取支付所需的加密的资金信息,其他全部信息只有发卡行才能掌握。一位接近银联的权威人士表示,之前的二维码支付之所以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很多不法分子会将病毒或恶意网址的下载地址链接进二维码的图片中,用户在扫描带有病毒的二维码时很容易会被扣费或被盗取银行卡信息等。而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模式,商家只能获取加密的支付信息,而不能获取其他银行卡信息。
正在紧锣密鼓布局
上述接近银联的人士还表示,随着二维码支付的推广,未来银联也将统一开发移动终端的APP,可以绑定多张银行卡,相当于一个装满很多银行卡的移动电子钱包,支付场景不再用刷卡,而是选取任意一张银行卡生成二维码并通过商家的终端扫码就可以完成支付资金信息传递,输入密码再确认就可以完成支付。
据了解,银联线下二维码支付系统已经开发完毕,部分地区已经向属地人民银行报备,由于央行对二维码支付尚未明确态度,目前尚未在内地推广,但已在与发卡银行、收单机构洽谈未来合作推广的事宜;在境外,银联已经通过当地合作收单机构开始推广。
深度透视三大势力抢夺二维码支付蛋糕
尽管二维码支付在国内尚未普及,但实际上,在韩国、日本等使用二维码支付较早的国家,二维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95%以上。而在国内,尽管二维码支付已被央行暂停,但鉴于其技术为支付场景带来的便利性,未来市场潜力巨大,长期而言监管放开问题不大,各方也博弈激烈。
线下线上之争
一位第三方收单机构人士认为,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模式没有开辟一种新的支付模式,其本质还是线下支付,只是用扫码取代了刷卡流程;而财付通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模式,则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把原有的线下支付转换为线上支付,实现了O2O闭环,走的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通道。
对于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问题,有曾在银行技术部门工作过的业内人士表示,关键是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是否安全,只要这个二维码是安全的,那么整个二维码支付就是安全的。
我认为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表面的理由是支付安全问题,深层的原因是财付通和支付宝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线下刷卡支付的生态环境。某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收单机构人士说。
银行也在布局
除了银联和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外,商业银行也在布局自己的二维码支付系统,如中信银行的异度支付。不过,商业银行自己的二维码支付系统通常只适用于自己的银行卡,因此大规模推广或许有一定难度。
据记者了解,从今年4月开始,央行已会同支付清算协会、工信部、银行卡检测中心,与银联、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商讨二维码支付相关标准,但仍未有推出的具体时间表。
重庆晨报记者 赵鹏
页:
[1]